经过不懈努力,抗击疫情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回顾疫情期间虽困难重重但仍温暖覆盖
经过不懈努力,抗击疫情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回顾疫情期间虽困难重重但仍温暖覆盖。一件一件的事迹、一句一句的感谢、一次一次的行动,点点微光的汇聚照亮疫情的黑暗,居委会、志愿者、居民间的“三向奔赴”拉近着一颗又一颗真心,“封闭管理”封印的打破却打不破大家心中难忘的记忆,下面跟随记者一起来回顾一下长寿知音苑居民区社工翟升钧在首问接待岗位体现出的责任与担当。真的太感谢了,你的急老人之所急,一次不行就再试一次,视若己出,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感谢你的热心帮助,解决了老人不少问题,要不是你在,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疫情的“封印”就像是放大镜,物资短缺、就医配药、情绪负增长……这些放在平时很细小的问题被无限放大,各种问题扑面而来,此时,居委会的社工翟升钧站出身来,用她单薄的肩膀扛起抗疫大旗。“压力越大我越要用自己的担当和责任感为居民排忧解难,共同携手抗击病毒。”翟升钧帮居民配药“翟老师,我孕期的维生素和叶酸很快就要没有了,手机上也买不到,您帮我想想办法吧。”电话里彷徨无措的声音,一下就把翟升钧的心揪了起来,翟升钧边安抚她边了解情况,这才得知这位孕妇是军人家属而且还是独居。她的丈夫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质被封闭管理在外地。我也是一位母亲,你的心情我理解,放心吧,我会帮你想办法的。挂断电话,她向小区驻扎医生询问、寻找就医渠道,及时将孕妇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叶酸送到了孕妇手里,为胎儿的健康成长肩负起社区工作者的责任。不仅如此,在两个月的封闭期里帮助孕妇联系车辆做产检、安排相关的上门核酸检测等翟升钧都亲力亲为,为独居孕妇的生活提供了安稳保障。“翟老师用她的实际行动为居民构筑了坚强的屏障,真正践行着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的精神。”还有一次凌晨,翟升钧接到了一个电话:“我父母八十多了,我在外区,无法脱身照顾他们,他们的药物吃完了,麻烦您帮帮忙。”从电话里了解到他的父母是双独居的高龄老人,且都有一定的精神基础疾病,没有了药物的控制很难正常睡眠。当时由于药物的短缺,已经造成老人精神抑郁。张先生焦灼的声音也让翟升钧无比着急,但她马上冷静下来。在安慰了张先生后,第二天一早她就及时联系了老人,将老人急需配药的清单询问清楚后,马不停蹄地赶去了市精神卫生中心医院配药,但精神类药品属于管制药,市精神卫生中心对原先不在本医院就诊的病历不予以开药,而老人原先配药的医院,也因为封控原因没有开诊,第一次配药工作并不顺利。你别担心,我再想其它办法,一定会将药及时送到老人手里的。翟升钧把配药情况反馈给张先生后,又辗转去寻找其它途径。通过街道就医互助团队的帮助终于在一家三甲医院配到了同类型的药品,及时缓解了老人的病情。翟升钧运送药品后续两位老人的生活物资翟升钧也一并留意关心、协助解决,让被封控在外的张先生放心,也让封控在小区的两位老人安心。每天都会有无数的救助电话及来访接待,翟升钧的细心、耐心,不仅让居民焦灼的心平静下来,还及时从居民慌乱的诉求中精准找到症结点,一个一个击破难点。感谢信“只有真正下沉到社区中去,了解居民的需求,才能起到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翟升钧说道。在疫情期间,首问接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及时的沟通带动居委与居民的互相了解,坚定着彼此的抗疫决心,将居委与居民的心更加牢固地凝聚在一起。